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现代外语》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语言学

  //  

贴标理论视角下的汉语乾坤挪移句考察


华中科技大学    赵   琛  

台湾清华大学    蔡维天


提要:本文从形式句法的角度切入,运用Chomsky(2013,2015)的贴标理论(labeling theory)深入分析了汉语乾坤挪移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文中我们着重考察了乾句和坤句之间的句法共性,指出乾句和坤句共享同一个基底结构,乾句和坤句所特有的表层语序其实代表了解决动词层贴标困境的两种逻辑可能性;同时,本文还指出,虽然乾、坤二句在屈折层均通过隐性模态词来贴标,但两者所涉及的模态诠释类型不同,前者涉及的是容量模态(capacity modality)或道义模态(deontic modality),而后者则只允许道义模态,乾句和坤句的语义区别也由此而来。


关键词:乾坤挪移句;贴标理论;移位加标;共享特征加标;隐性模态

  //  

政治实践中新话语的生成机制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赵秀凤    田海龙


提要:话语互动分析基于批评话语研究的原则,注重在“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探究社会实践中不同话语相互作用产生新话语的机制。本文运用这一研究方法,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能源新政演讲为分析语料,探究演讲者在政治实践中创造新话语的机制。在语言使用层面进行话语互动分析,发现演讲者将社交媒体的言说方式“再情景化”到政治演讲语体之中,使该演讲成为政治精英语言与草根民众语言的“杂糅”体,形成民粹主义新话语。在社会因素层面进行话语互动分析,发现语言使用层面出现“杂糅”现象是演讲者“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即是演讲者为迎合选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提出发展化石能源新政、为获得选民认同而采用其言语方式的结果。对此进一步分析,可认为语言使用层面的“杂糅”是民粹主义新话语的一个特征,而本研究剖析的该“杂糅”现象产生过程也体现出新话语的生成机制。该案例研究表明,从“话语互动”视角对民粹主义新话语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清晰地认识民粹主义新话语的语言特征,以及民粹主义者在其政治实践中创造新话语的方式,这也在普遍意义上为认识社会活动者创造新话语的机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话语互动分析;民粹主义话语;能源话语;政治话语;新话语

  //  

大查房、生命回顾仪式——安宁疗护新语类探索


北京大学    高一虹   

北京市海淀医院    白   露   秦   苑


提要: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被人们内化的“语类”及其构成的“语类场”可视为P. Bourdieu所说的“惯习”,即人们通过内化外在社会条件形成的性情倾向;惯习是稳定的,但可以改变。在我国,安宁疗护这一新兴场域/语类场正在持续形塑一系列新语类,并被其建构。本文简介安宁疗护语类场中两个多模态互动语类:大查房、生命回顾仪式。研究给出实例,概括每个新语类的结构和功能、模态结构配置,并指出,新语类实践当中不同观念的博弈,也是文化惯习的重构过程。


关键词:语类;安宁疗护;大查房;生命回顾仪式;惯习

  //  

急救电话中的互动规范性与偶然性


中国海洋大学    于国栋   

山西大学    王亚峰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刘晓佳   

山西大学    周   琳


提要: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构交流,急救电话具有明显的任务驱动特征。急救服务机构的接线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接线员才能有效利用求助者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判断,继而正确决定是否提供急救服务。失败的沟通不仅破坏急救电话这一机构性互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近期国内社会热点问题X省120急救电话的录音为语料,从会话分析视角探讨该急救电话失败的互动原因;并首次提出互动偶然性的具体分类,从提问/回答序列偶然性出发,聚焦接线员处理互动偶然性的失败做法,以唤起社会对急救电话接线员沟通能力的重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急救电话;机构性互动;序列偶然性;会话分析


二语研究及其应用

  //  

二语时间维度介词习得中的迁移可能性研究


吉林大学    李锡江

 

提要:本研究以中国学习者对英语高频时间维度介词at、on、in习得为例,考察了语际概念异同和频率效应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迁移可能性问题。研究发现:1)语际概念共性和频率因素会共同促进at和in的习得,频率因素会强化概念共性带来的正迁移作用;2)频率因素会抑制语际概念差异对习得的阻碍作用,但负迁移仍会发生:主要表现为汉语不刻意区分时间点与时间段所导致的at系统性偏误,以及不刻意区分时间段长短所导致的in系统性偏误;3)在频率等因素作用下,on所标示的全新概念类别能够被较好习得,但是正确率明显低于at和in,说明概念空缺对习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概念迁移不完全取决于语际概念异同,其作用程度会因频率因素而得以加强或削弱。


关键词:迁移可能性;语际概念异同;频率效应;时间维度介词

  //  

不同来源书面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表现的影响


曲阜师范大学    邢加新   

东营市第二中学    王慧慧

 

提要:写作反馈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关于写作反馈有效性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探讨反馈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本文对国内有关不同来源书面反馈有效性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反馈有效性的潜在因素。研究表明:1)四种不同来源反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表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同伴+教师反馈效果最好。2)实验周期和学生专业背景影响写作反馈有效性。实验周期越长,写作反馈有效性越大;自动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产生更大效应,同伴反馈、同伴+教师反馈和仅教师反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产生更大效应。


关键词:二语写作;反馈;同伴反馈;教师反馈;元分析

  //  

对应频率和翻译方向对翻译歧义词加工的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    赵全备   

北京语言大学    邢红兵

北京外国语大学    熊文新

 

提要:本文从不同翻译歧义词之间和同一翻译歧义词内部对应频率(英语词对应汉语词以及汉语词对应英语词的频率)差异对比的角度出发,在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中获取翻译歧义词对应频率的统计数据,并通过两个掩蔽启动范式下的词汇判断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探讨了对应频率及翻译方向对非平衡汉英双语者翻译歧义词加工的影响,并考察了二者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对应频率越高的词,加工反应时越短;2)非平衡汉英双语者能够更快地加工在L2—L1方向的翻译歧义词;3)二者交互效应显著,但两个实验中交互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1不同翻译歧义词之间翻译方向对对应频率的影响,体现在L2–L1方向,而实验2同一翻译歧义词内部这种影响在两个翻译方向均有体现。


关键词:翻译歧义词;对应频率;翻译方向;非平衡汉英双语者


续论的外语测试应用研究

(特约主持人:王初明)

  //  

“续”是语言接口的天然粘合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王初明

 

提要:语言使用涉及语言接口(如句法与语义接口)和语言与非语言层面的接口(如句法与认知加工接口)。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对这些接口进行整合,以确保所学语言能够正确流利得体使用,而如何弥合接口便成为二语学习和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多年来备受关注的接口假说,分析接口的成因,提出解决接口学习问题的思路,认为“续”具有对接、拓展功能,可有效黏合语言使用各层面间的接口。


关键词:续论;接口假说;动态内容;外语学习

  //  

以写作样本的文本指标评价读后续写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蔡宏文

 

提要:为了更全面验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效度,本研究考察该题型所激发的语言样本是否实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为此,研究者收集了247名考生在一次模拟考中产出的应用文和续写样本,经语料分析获得155项文本指标,通过相关、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符合理论构念并能可靠预测作文成绩的4项指标,据此对应用文和续写文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续写任务能够促使考生产出更丰富的内容,使用更多低频单词和更复杂词语,符合命题机构和倡导者的预期。


关键词:读后续写;写作样本;文本指标;效度验证

  //  

体裁对读后续写中协同效应和写作质量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    张   洁   

浙江大学    王   敏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陈   康

 

提要:读后续写任务是否适用于多种体裁对其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应用十分关键。本研究设计了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不同体裁的读后续写任务,对比同一组学习者在不同任务中的续作与原文的协同程度及写作质量。结果发现,学习者在三种任务中均表现出与原文的互动协同,且写作质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研究为将读后续写测试任务拓展至更多体裁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为进一步厘清任务构念提供了新证据。研究发现对读后续写任务设计及教学实践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读后续写;体裁;潜在语义相似度(LSS);语言风格匹配度(LSM);写作质量

  //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测试认知效度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黄丽燕   程一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曾   娟

 

提要:本研究考察了35名高三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测试时的停顿行为,通过键盘记录和内省法探究停顿行为所反映的认知加工过程,以验证读后续写测试的认知效度。结果显示:1)考生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时,在词间及句间的停顿频次和时长特征与独立写作、综合写作任务相似,但各停顿时段中的停顿频次和时长特征呈现特殊性;2)读后续写测试的考生认知加工过程与独立阅读、独立写作和综合写作测试相似,同时还包含了协同、推理等独特过程;3)读后续写测试所引发的考生认知加工过程与理论预期相符,具有较高的认知效度。


关键词:读后续写;认知效度;写作停顿


前沿综述

  //  

语料库法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    陈士法   姜倩倩   郎   玥


提要:近年来,语料库法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语料库法应用于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种模式:1)语料库为心理语言学研究提供频率信息和实验材料;2)语料库为心理语言学问题提供证据;3)语料库与心理语言学实验相互验证和补充。然后,基于语料库法和心理语言学自身的发展,总结了语料库法用于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语料库提供的数据多样化;2)语料库与新兴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结合。最后,分析了此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语料库法;心理语言学研究;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声明】感谢《现代外语》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现代外语》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相关阅读


刊讯 | 《现代外语》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刊讯 | 《现代外语》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